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 臺灣登山史架構、範疇與分期初探
正在加載......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進階搜尋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臺灣登山史架構、範疇與分期初探

<P>臺灣登山史架構、範疇與分期初探 </P>
<P>鄭安睎</P>
<P>摘要 「登山」一詞即含有征服的意味,人通常去攀爬不屬自己文化範圍或生活領域內的山,它是人的一種「活動行為」,對於登山活動範圍與界定,若按林玫君說法:凡一百公尺以上的山岳或丘陵系統,可茲援用為登山、攀岩、健行等活動的非平原地形,統稱的「登山活動」範圍。 「登山」是建立在「人」與「山」的互動行為關係上,其過程是「登高」,一百公尺以上的山岳或丘陵系統,皆為其活動區域,不論動機為何?舉凡登高行為中,所曾發生的重要登山歷程、山岳人物、協會組織、特殊成就事件或與實質登山行為中,所需要的裝備、技術、觀念的演進,甚至因登山而發生的山難事件,都算是臺灣登山史一部分,本文也嘗試著利用「山」與「人」的關係,建構出臺灣登山史的範疇。 然而,「臺灣登山史」是否可以斷代與分期呢?日治時期的沼井鐵太郎與戰後的李希聖等人,都曾經對日治時代與戰後的登山史加以分期,近期的林玫君採取不分期的做法。但事實上,從登山活動發展與本質來看,若以「登山行為」為標準,可將臺灣登山史分為三大時代-「清代」、「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時代」。「清代」可稱為「前登山時期」,時間斷為1895以前;「日治時代」(1895〜1945)則可分為兩個時期:「武裝探險登山時期」(1895〜1925)與「近代登山時期」(1926〜1945),在第一期又可分為兩階段,「武裝探險階段」與「武裝登山階段」;「國民政府時代」亦分為兩個時期:「再探險登山時期」(1946〜1981)與「現代登山時期」(1982〜) ,在前一期又可分為兩階段。    本文,希望大家對於「臺灣登山史」的意義與內涵,有更深一層的思考與自我批判的精神。 關鍵字:登山、臺灣登山史、武裝探險、範疇、架構、分期、清代、日治時代、國民政府時代 (★)作者:鄭安睎,為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班四年級研究生,本文為初稿,若欲引用請洽作者trailone@so-net.net.tw。內文採用「蕃」字,非「歧視」原住民之意,實為行文之便,若有爭議,暫不與予討論,望請見諒! 一、 文獻回顧 國內「登山」運動的發展,倘若從日治時期開始以來,已超過一百年的歷史了。早期的登山活動,其目的非常地多元,登山型態多樣,所活動的地點遍佈臺灣山區。日治時期的沼井鐵太郎,他曾擔任過臺灣山岳會的幹事,在昭和四年(1939)與昭和六年(1941),發表過〈臺灣登山小史〉(第三十四年第二號)與〈臺灣登山小史補遺〉(第三十六年第一號)於日本的《山岳》雜誌上,大約在十年前(1997),由吳永華加以編譯箸成《台灣登山小史》(註1) ,此書也是截至目前為止,最佳的日治「臺灣登山史」的基礎參考書籍。此外,像民國九十三年(2003),林玫君的博士論文-〈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註2) ,主要探討日治時期所有登山活動的起源與目的變化,首先從「登山」是一種運動的定義開始探討,本文還是大概照著「登山運動」發展的先後順序,分成五種取向「探險」、「健身」、「體育」、「運動」、「休閒」加以安排與討論,章節安排上,可謂是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登山史的集大成研究,由於撰寫的主題意涵主要是圍繞在「登山活動」的發展與「殖民主義」間的關係,她並沒有很嚴格的利用時間加以分期「臺灣登山史」。另一本由李希聖所箸《臺灣登山史》 ,此書與吳君所寫的《台灣登山小史》(註3) 最大的差別,前書主要為日治臺灣登山史,後者則是戰後登山史,但也有著相類似的內容舖成與架構,也是目前市面上較為完整的臺灣登山史作品之一。日治初期臺灣的登山活動,若以「目的」而言,絕大多數是官方的探險調查活動,由於當時山區仍屬「蕃地」,地域內住有不服從日本政府的原住民族,因此幾乎所有的登山調查活動都是「武裝探險調查」,不過那是針對非屬生活於山區的外人而言。根據日治時期的文獻與近代研究成果,早在相關政府單位或外人進入山區之前,當時原住民似乎已走遍臺灣許多山區了,早在清治時期中、末期,甚至更早以前,已跨越許多高度不一的山脈,遷徙到北、東、南各地;像布農族也向花蓮、台東與高雄移動;泰雅族從中部南投的發源地,逐漸向新竹、臺北、宜蘭、花蓮等地區移動(註4) ,當時只差沒有留下「登山」紀錄而已,早年原住民為了遷徙、因生活所需而使用的獵場,其行為本質也算是「登山」,當時幾乎已經爬遍所有的山區,除非是他們心目中所認為的「聖山」或「禁忌之地」,相關「登山」行為本身的定義與「登山史」範疇,詳見第四章的討論。 (註1) 吳永華,《台灣登山小史》(臺中:晨星出版社,1997)。 (註2) 林玫君,〈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3)。 (註3) 李希聖,《臺灣登山史》(臺北,李希聖,2005)。 (註4) 詳細內文參考移川子之藏,《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帝國大學,1935)。 二、 日治時代之登山活動日本佔領臺灣後,隨即積極敉平平地之義勇軍行動,因此無暇管理山地事務,乃仿照清代之撫墾局設置撫墾署,雖成效不彰,不過也積極調查山區蕃情。最初日本人的探險活動,帶有「學術」與「殖民地調查」的內涵,由於當時中央山脈的兩翼,皆屬「蕃地」,因此漢人或政府人士是無法隨便進入山區的,都得透過「通事」作為媒介與原住民來往,這樣的情形從領臺後,將近持續了八到十年,而往後的每次山區調查都是「武裝探險調查」,藉由警察的保護,讓探險調查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根據日文文獻,最早進入山區的人為久留島武彥,他在明治二十九年(1896)七月,在南臺灣從事「南中央山脈橫斷」,活動區域大約在今日新武呂溪流、寶來溪流一帶,這與領臺後日本人最先到達東部的臺東,有很大關係,也正式揭開了日本人的探險調查登山之旅。(註5) 對於一個日本殖民母國而言,積極去瞭解、管理與利用新領地資源(或稱為新殖民地),是必要的手段與做法,而一個臺灣島竟有無法到達的區域與人群,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初期的登山探險,事實上集中在「玉山山彙」,因為那裡有全臺的最高峰,現在所稱的「玉山」,在當時稱為「摩里遜山」(後來改名為「新高山」)。明治二十九年,九月十六日至十月二日與十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有參謀本部副陸軍步兵中尉長野義虎,他曾任「埔里撫墾署署長」,同年分別從集集與花蓮玉里,橫斷中央山脈兩次,所走的路線大致與「清八通關古道」與「清集集水尾道路」吻合。 (註6) 從明治二十九年開始一直到明治末年,一直圍繞著「玉山」附近作調查,詳細目的與地點參考(表一)。 表一 日治初期玉山山塊的探險登山簡表年代 登山者 目的 攀登山岳 結果與備註 1896 9.28 長野義虎 原住民調查 新高山 初登 11-12 本多靜六博士、林圮埔撫墾署長齊藤音作 森林測量 新高山(或新高東山) 1898 12 德人Stopel's 登山 新高山 外國人的初次登頂 1899 11 斗六辨務署長熊谷直亮 蕃情調查 新高山 12 總督府技師齊藤讓理學士 調查 新高山 隔年出版臺灣豫察地形圖 12 野田螺州 新高山 12 山下三八郎 森林 新高山及陳有蘭溪 1900 4 鳥居龍藏博士、森丑之助等人 學術研究 新高山 經阿里山之首登 1901 9.7 森丑之助 新高北山 首登 1903 6 御料局技師秋山謙藏 調查 新高山及陳有蘭溪 6 山下三八郎 森林 新高山及陳有蘭溪 11-1904.3 殖產局、鐵道部 阿里山調查 阿里山 1904 4 臨時土地調查局高木喜與四 登山測量 新高山 1905 9 森丑之助 新高北山 11 臺灣日日新報記者尾崎秀真、總督府參事官大津麟平、法院判官藤井乾助等人 新高山 趣味登山 11 殖產局技師川上瀧彌、技師福留喜之助、國語學校教授永澤定一、測候所寺本貞吉、判官西內金吾、殖產局助手中原源治、嘉義警部石田常平、大戶外次郎等 礦物、植物、動物調查 新高山及陳有蘭溪 新高山 經阿里山(天長節登頂,並舉杯祝賀) 1906 10-11 川上瀧彌及森丑之助一行 植物採集 新高山 山頂設新高山祠 11 淡水稅關長岩政憲三、斗六辨務署長荒賀直順 新高山及陳有蘭溪 1908 4 丸山佐四郎、中村十一郎 森林 新高山及陳有蘭溪 12 野呂寧 地理 新高山及陳有蘭溪 1909 10 一戶直藏、小倉伸吾、佐佐木舜一 天文、植物 新高山及陳有蘭溪 資料來源:林玫君,〈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頁49、森丑之助,〈蕃地及蕃人〉(二) ,鄭安睎整理 (註5) 吳永華,《台灣登山小史》,頁19-20。 (註6)長野義虎,〈蕃地視察景況報告〉,收入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乙種永久,第十卷,第十二門,撫墾類,手抄本。 當然,此時的日本政府也藉由探險登山,進入原住民聚落,以便瞭解蕃情。明治三十一年(1898)四月下旬,由林杞埔撫墾署(註7) 事務代理帖佐顯帶領署員四名,通譯一名、雇用土人(漢人)二名及原住民搬運夫四十五名等共五十三名,進入郡大溪及巒大溪流域,進行將近二十多天行程,調查蕃社狀況。一群人從林杞埔出發,沿著「清八通關古道」進入陳有蘭溪,經楠仔腳萬社、和社、東埔社,轉登郡大山,再沿著郡大溪流域由南往北走,經加走咱社、毛食打碖社(馬西塔隆社)、放閣社(本鄉社)、郡大社與意北閣社(伊巴厚社),過郡大社與巒大社的分界山脈,再經郡鞍社(望鞍社)、下毛社、下詩社,意里頭社(伊利豆社),然後越巒大山,抵丹世格社,再經濁水溪沿岸到拔社仔庄(拔社埔,今南投縣水里鄉民和村),再經集集回到林杞埔。(註8) (註7) 明治三十一年(1898)六月二十日,總督府已經把「撫墾署」裁撤,其業務併入辨務署第三課。 (註8) 磯貝靜藏,〈林杞埔撫墾署七月中事務報告〉,收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三十一年,乙種永久,民殖731,第十四卷,嘉義縣),手抄本。 筆者從日治時代,蕃務本署囑託森丑之助的〈蕃地及蕃人〉(一)文中,整理出布農族初期的探險活動如下: (一)、明治二十九年(1896)中長野義虎氏(參謀本部付陸軍步兵中尉)從璞石閣經過八通關到集集,這是中央山脈八通關線的第一次橫斷。 (二)、明治二十九年(1896)中長野義虎氏從集集溯經濁水溪,通過關門(山)到拔子庄,這是中央山脈丹大山線的第一次橫斷。 (三)、明治二十九年(1896)中陸地測量部第一班測量手三名,從新開園溯經新武洛溪,通過關山間相連之山脈,再從荖濃溪出來,這是中央山脈關山線的第一次橫斷,最後隊伍從打狗(高雄)出來。 (五)、明治三十年(1897)中曾根俊虎(鐵道隊付海軍大尉橫斷鐵道調查第四班長)一行從集集街經卡社,社(堪姆卒社),關門等地,到達拔子庄,這是中央山脈丹大線第三次橫斷。 (六)、明治三十一年(1898)中我(森丑之助)從拔子庄經山(倫太文山),關門經濁水溪到達集集街,這是中央山脈丹大線第四次橫斷,以前這條路線的橫斷,幾乎都從西海岸方面往東部橫越中央山脈,東部往西部的橫斷,這算是篙始。 (七)、明治三十三年(1900)中我(森丑之助)與鳥居龍藏氏共同從嘉義出發,經過阿里山及中央山脈八通關線第二次橫斷,這也是我的第二次布農橫斷。 (八)、明治三十四年(1901)中齋藤讓氏(民政部殖產部鑛物技師理學士)一行,從集集經八通關登新高山東下璞石閣,這是中央山脈八通關線第三次橫斷。 (九)、明治三十五年(1902)中余(森丑之助)溯隘寮溪經(屬排灣族,今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村)蕃地,經(巴里山社)及內本鹿社,再經大南社出卑南。這是中央山脈內本鹿線的第一次橫斷。這也是我的第三次布農橫斷。 (十)、明治三十七年(1904)中我(森丑之助)從璞石閣經郡大社及八通關,經新高山再東下新武路溪,從新開園(臺東縣關山鎮)出來,這是八通關線第三次橫斷,也是我的第四次布農蕃地橫斷。 (十一)、明治三十九年(1906)中我(森丑之助)從嘉義經阿里山登新高山,又到郡大山及巒大山附近,然後再登新高山,最後從璞石閣(花蓮縣玉里鎮)出來,這是八通關線第四次橫斷,也是我的第五次布農蕃地橫斷。 (十二)、明治四十一年(1908)中我(森丑之助)與野呂寧(總督府技師警察本署測圖係長)及志田梅太郎為嚮導,從老濃溪方面經四社蕃、蕃及阿里山蕃地,登新高山、八通關山,後與僚友志田氏的慫恿下橫越中央山脈,從打訓(大分)出平地,這是我的第六次布農蕃地橫斷。 (十三)、明治四十一年(1908)中我(森丑之助)與志田梅太郎從打訓社經山(新康山)橫越新武路溪上游的(郡社群)蕃社,橫越通過關山附近山嶺,抵達雁爾社,再到老濃庄,這是中央山脈關山線第二次橫斷,也是我的第七次布農蕃地橫斷。 (十四)、明治四十一年(1908)中但木金八郎(南投聽警務課長警部)一行人,從集集街(南投縣集集鎮)經過關門再到拔子庄,這是中央山脈丹大線第五次橫斷。 (十五)、明治四十二年(1909)中我與野呂寧、張令記(土木局技師)中井宗三(殖產局技師)等共同從集集街經關門到拔子庄,這是丹大山線第六次橫斷,也是我的第八次布農蕃地橫斷。 (十六)、明治四十二年(1909)中志田梅太郎(蕃務本署測量囑託)從六龜里經內本鹿社,再通過大南社,這是內本鹿線第二次橫斷。 (十七)、明治四十三年(1910)中我(森丑之助)與中井宗三、出口雄三(殖產局技師)及中田直溫一行人雇嚮導從集集街經新高山,經中央山脈。我與中井宗三到山(新康山)一帶調查森林,為了調查清水溪流域林況踏查,從社、清水社,從大庄出來。出口雄三與中田直溫共同從大崙坑、蚊仔厝社、卓溪社,從璞石閣出來。這是八通關線第六次橫斷,也是我的第九次布農蕃地橫斷。 (十八)、明治四十四年(1910)中璞石閣支廳部內蕃地駐在所巡查從大崙坑社出發,隨行有蕃人,從集集街出來,這是是八通關線第六次橫斷,中央山脈第七次橫斷。(註9) 筆者根據森丑之助之二篇文章的〈蕃地及蕃人〉(二)統計,初期布農族蕃地探險活動,從明治二十九年(1896)至明治四十五年(1912)為止,共計有下列的探險活動,如(表二〜表五)。             表二 濁水溪方面踏查項目 年 代 踏查方面 調查事項 人員 1 明治三十一年四月 郡大社巒大溪流域 蕃地 帖佐顯 森林 石田魯一 2 明治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中 巒大山方面 森林 小原林治 3 明治三十三年五月 郡大巒大兩溪流域 蕃地 山形修人 4 明治三十三年六月、七月 巒大溪及一部分郡蕃 蕃族 鳥居龍藏、森丑之助 5 明治三十四年二月 郡大山及巒大溪流域 森林 小西林章、右田半四郎 6 明治四十四年六月 濁水溪方面 森林 內藤確介、森丑之助 7 明治三十五年一月、二月 郡大山及巒大溪 蕃族 森丑之助 8 明治三十六年 郡大巒大兩溪流域 蕃地 賀來倉太 9 明治三十九年七月、八月 郡大巒大兩溪流域 植物 森丑之助 10 明治三十九年、四十年中 巒大山 森林 渡邊音吉、吉田忠 11 明治四十年五月 巒大山 蕃地 新元鹿之助 森林 後藤房治、齋藤參吉、池元鹿之助 12 明治四十一年五月 巒大山 植物 早田文藏 13 明治四十三年 郡大社方面 病理 吳秀三 14 明治四十五年 郡大山及巒大山一帶 森林 中井宗三 15 明治四十五年 郡大山及巒大山一帶 測量 齋藤武彥         資料出處:森丑之助,〈蕃地及蕃人〉(二) ,鄭安睎整理 (註9) 森丑之助,〈蕃地及蕃人〉(共十篇),引自《臺灣時報》,(東京: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表三 丹大及干達萬、卓社方面踏查項目 年 代 踏 查 方 面 調查事項 人 員 1 明治三十二年 干達萬及卓社 蕃情 大熊廣筠 2 明治三十四年二月 卡社及丹大社方面 蕃族 森丑之助 3 明治四十二年、四十三年 卡社及丹大社方面 測量 高橋鋼之助 4 明治四十四年 干達萬及卓社 測量 細井橓太郎 5 明治四十五年四月 干達萬及卓社 蕃族 森丑之助 蕃地 細井橓太郎   資料出處:森丑之助,〈蕃地及蕃人〉(二),鄭安睎整理 表四 關山及踏查セブクン蕃方面項目 年 代 踏 查 方 面 調查事項 人 員 1 明治二十八年 關山及セブクン各社 森林 八戶道雄、山下八郎 蕃地 石丸長城 2 明治三十三年二月、三月 小關山及セブクン各社 蕃族 鳥居龍藏、森丑之助 3 明治三十六年 內本鹿社 蕃地 山崎某 4 明治三十七年 關山及セブクン各社 蕃地 石橋亨 樟林 小川真一 森林 森丑之助 5 明治四十一年十一月 老濃溪方面 地理 野呂寧 6 明治四十二年二月 老濃溪方面及關山方面 測量 志田梅太郎 蕃族 森丑之助 7 明治四十二年二月至五月 老濃溪上流方面 測量 志田梅太郎 明治四十二年十二月 內本鹿社方面 測量 志田梅太郎、高山辰次郎 8 四十三年四月 內本鹿社方面 地質 細谷源四郎 森林 伊藤太佑衛 蕃情 平野治一郎 9 明治四十四年 內本鹿社方面 測量 齋藤武彥 蕃情 岡本哲人資料出處:森丑之助,〈蕃地及蕃人〉(二) ,鄭安睎整理 表五 東部高山蕃方面項目 年 代 踏 查 方 面 調查事項 人 員 1 明治三十年 卓溪方面 森林 八戶道雄 2 明治三十年、三十一年 丹巒兩蕃地 蕃族 森丑之助 3 明治三十七年 馬太鞍溪及中央山脈 森林 小西成章 森林 平田猛 4 明治四十二年 丹巒兩蕃地 測量 高橋鋼之助 5 新武路溪方面 蕃地 中島重太郎 6 明治四十三年 溪及中央山脈 森林 中井宗三 7 明治四十四年六月 新武路溪上流 測量 志田梅太郎 8 蛤末社方面 測量 淺岡誠 資料出處:森丑之助,〈蕃地及蕃人〉(二) ,鄭安睎整理 綜合森氏文章內容,初期的日本殖民政府對於面積袤遠的深山「奧地」,是帝國的新領地,完全不認識下,為了探勘森林、水利、礦物等資源或為了修築橫貫東西鐵道等目的,籌組探險隊伍進入山區,後期以「蕃情」調查最多,代表政府急欲認識與掌握布農族。當然在泰雅族以及其他各原住民族內的探險調查亦不在其數,最有名的即是在明治三十年(1897)一月底,由深堀大尉一行人計畫從奇萊主山進入中央山脈調查,但是一群人全部遇難 (註10)。此外,日本政府也派出許多調查隊伍前往各地踏查,礙於篇幅,亦不一一詳介。 根據吳永華《台灣登山小史》一書,文中日治時期的沼井鐵太郎將臺灣登山史分成四個時期:「史前期及初期探險時代」、「開拓探險時代」、「探險登山時代」與「近代登山時代」,這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的看法,事實上必須加以討論。第一個時期「史前期及初期探險時代」為1895年之前,也就是清治時期,「開拓探險時代」時間從大正二年到大正十五年(1913〜1926),也就是臺灣山岳會創立後作為劃分 (註11)。最後一個階段,則是「近代登山時代」,時間是從大正十五年到昭和十五年(1926〜1940),由於書寫年代止於昭和十五年(1940),因此筆者建議最後一個階段可以延伸至昭和二十年(1945)八月,也就是日治時期結束,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管的那一年。至於整個日治時期,有哪些重要的山區的登山活動,筆者也很難一一列出,就利用表格讓大家知道,臺灣山岳首登的概況。 (註10) 吳永華,《台灣登山小史》,頁30。 (註11) 吳永華,《台灣登山小史》,頁8。 表六 臺灣山岳的首登者(1896〜1931) 時間 山名 高度 首登者 備註 1896 9 新高山 13035尺 長野義虎 新高山的可能首登者 11 新高山 本多林學博士一行 1908 2 巒大山 10150尺 伊藤太右衛門一行 8 大水窟山 12028 尺 志田梅太郎一行 1909 8 關山 12100 尺 蕃務本署測量員志田梅太郎等 8 大武山 10655 尺 野呂寧一行 ※11月 1913 5 南湖大山 12260 尺 野呂寧一行 11 奇萊北峰 11895 尺 野呂寧氏外探險隊 ※或1914 年10 月 1914 10 合歡山 11200 尺 野呂寧一行 或1910 年3 月 10 合歡山東峰 11200 尺 野呂寧一行 北合歡山 11200 尺 野呂寧一行 待查證 能高山 10732 尺 中井宗三氏一行 屏風山 10673 尺 警察官和太魯閣駐在陸軍 ※ 1915 6 大雪山 11880 尺 竹內警部 ※或由蕃務本署齋藤武彥首登 7 次高山 12972 尺 財津久平氏 1916 5 白姑大山 11052 尺 陸地測量部員 關門山 10073 尺 佐藤善吉氏一行 小雪山 10043 尺 鋼島政吉氏一行 1917 12 能高山南峰 11000 尺 警察道路開鑿員 1919 10 白石山 10354 尺 山崎嘉夫、大石浩等 10 安東軍山 10193 尺 山崎嘉夫、大石浩等 或1914-1920 年由陸地測量部員首登 1916-1920 奇萊主山 11695 尺 陸地測量部員 ※或1920-1924 年間 1920 6 巴都諾服山 10630 尺 山崎嘉夫、伊藤太右衛門等 7 太魯閣大山 10863 尺 山崎嘉夫、伊藤太右衛門等 1921 桃山 11188 尺 大石浩氏一行 1922 3 卓社大山 10816 尺 山下新二一行 1924 3 千卓萬山 10903 尺 山下新二一行 10 喀西帕南山 10869 尺 大石浩一行 12 秀姑巒山 12650 尺 大石浩一行 奇萊主山南峰 11002 尺 陸地測量部員 1926 9 馬博拉斯山 12560 尺 伊藤太右衛門一行 10 東郡大山 11895 尺 高野鋼治一行 10 郡大山 10865 尺 吉井隆成一行 1927 3 馬比杉山 10478 尺 吉井隆成等一行 8 大霸尖山 11792 尺 臺灣山岳會員生駒、沼井、中曾根、古平等人 11 卑南主山 10905 尺 井隆成等一行 1928 8 中央尖山 12260 尺 臺北一中登山隊 1929 1 畢祿山 11151 尺 小林、藤井、沼井、平澤、鹿野等 1930 4 新康山 11157 尺 吉井隆成等一行 4 雲峰 11778 尺 吉井隆成等一行 4 南雙頭山 11000 尺 吉井隆成等一行 4 丹大山 11124 尺 小林勇夫等一行 5 海諾南山 10630 尺 八木久左衛門等一行 5 大石公山 10060 尺 小林勇夫等一行 6 尖山 10632 尺 近藤盛雄等一行 10 小關山 10740 尺 八木氏、平原氏一行 ※ 1931 7 南玉山 11191 尺 鹿野忠雄等一行 9 東巒大山 11436 尺 鹿野忠雄等一行 資料來源:林玫君,〈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頁96-97。 當然有關日治時期的登山活動上不此於上述這些,也包括一般低海拔山區的趣味登山,像登草山、大屯山等。而影響當時最大的首推是地圖的繪製與山區三角點的測量與埋設,以及數量頗多的理蕃道路修築,加速了「登山活動」的推行;早期除了「北蕃圖」的測繪,最重要的莫過於「臺灣蕃地地形圖」(註12) 的刊行,有了道路系統、三角點與地圖等相關資料後,當進入國民政府時代後,登山活動也循著這樣些資料,繼續再踏查。 (註12) 臺灣總督府警務本署、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合編,《臺灣蕃地地形圖》,比例尺1/50,000,明治四十年〜大正五年(1907〜1916),日日新報社正式對外發行。 三、國府時期的登山活動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臺灣的登山活動尚未復甦,一直到民國四十一年(1952),才有「中央山脈玉山團」,由當時臺灣省教育會理事長游彌堅等人,包括當時山岳協會理事長周延壽與總幹事蔡禮樂先生在內數人登上玉山 (註13),相隔戰後已有約七年之久,在李希聖的《臺灣登山史》一書中,將臺灣的登山史分成三個時期:一、開創時期(35〜60年),二、發展時期(61〜70年),三、海內外多元活動時期(70〜84年)(註14) ,我們試著從《臺灣登山史》中,整理與抽離出對於戰後臺灣史有貢獻的部分。從古至今「登山」鮮少有「獨行」活動的狀況,絕大部分都是團體性的行動,而一個登山團體的成立,會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拉在一起,登山組織自然產生。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周延壽、周百練、蔡禮樂、謝永和等人努力下,成立了「台灣省山岳會」,當時建立在日治時期「臺灣山岳會」的基礎上,民國三十九年(1950)五月十日改組為「台灣省體育會山岳協會」。當然,同時期還有「中國青年登山協會」在民國四十二年(1953)十月三十日成立,後來停止活動後,一部分熱心山友組成「中華民國全國體育協進會登山會」。民國六十二年(1973)三月二十日,成立「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同年另一個「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也在同年(1973)六月二十日由體協登山會改組完成。 (註15) 除此之外,許多學校也紛紛成立登山社團,像「台大登山社」、「中興法商學院」(改為臺北大學)、「淡專登山社」(改為真理大學)等校的登山社團,也在此時成立,帶動了學生登山的風氣。另外,「高雄市登山會」原為「中國青年登山協會台灣省高雄分會」,在民國五十七年九月九日改組成「高雄市登山會」,對往後南部的山林探勘與山難防治與搜救,助益頗大,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丁同三、林古松等人的戮力。首先是第一個時期較為著名的登山路線與攀登時間,在第一個時期的攀登活動,主要是為了「首登玉山」,當日治時期結束後,首登玉山有著不同的政治意涵,因為畢竟玉山不再是日本人的「新高山」了,整個玉山山脈的攀登活動(表七)在約十三年內,幾乎都走通了主要大支脈與山岳。 (註13) 李希聖、《臺灣登山史》,頁8-9。 (註14)李希聖、《臺灣登山史》,頁Ⅰ-Ⅳ。 (註15)李希聖、《臺灣登山史》,頁7、90-93。 表七 早期玉山(包括郡大、西巒大山)山彙攀登表 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51.12.29-1952.1.2 玉山 游彌堅等人 登山 戰後首登 1953.5.21-5.25/26 八通關 鮑幼玉等人 登山 1953.7.28.- 玉山南峰 李明輝、李顯榮父子等人 登山 戰後首登 1959.5.26- 玉山東峰 李明輝、陳茂修、陳永年等人 登山 戰後首登 1956.11.09-11.11 郡大山、望鄉山 蔡景璋、林文安、李明輝等人 登山 1962.06.17-06.18 西巒大山 蔡景璋、謝永和、林文安等人 登山 1965.11.11-11.17 南玉山 邢天正等人 登山 戰後首登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針對雪山山彙而言,從民國四十一年(1952)四月起,到民國六十年(1971)四月間,山友花了大約二十年的時間,才複攀此區大部分的稜脈與山岳(表八)。 表八 早期雪山山彙山彙攀登表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52.04- 雪山附近 黃金木、李德芳、楊木火、謝永和等人 登山 1954.08.29- 雪山 林秀格、黃德業等四人 登山 戰後首登 1956.08.17-0821 八仙山、白姑大山 林文安、李明輝、李顯榮等五人 登山 戰後首登 1956.08.01-08.10 志佳陽大山 劉克敏等人 登山 戰後首登 1957.06- 聖稜 韓漪等人 登山 1957.12-1958.01 大雪山 謝永和、蔡禮樂等 登山 1959.03.28.04.03 大霸尖山、聖稜 邢天正、李明輝、蔡景璋等 登山 1959.05.16-05.18 大雪山 謝永和、林文安等 登山 戰後首登 1959.10.09-10.13 志佳陽、大小劍山 林文安等人 登山 1960.01.- 喀拉業山、桃山、池有等山 李明輝、李顯榮等 登山 1971.04.24-04.28 白姑東西峰 邢天正、林文安、丁同三 登山 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現今的臺灣山友習慣把臺灣高山路線分為「單攻」、「縱走」(放射)與「橫斷」三大類型,而從北到南分為六段,筆者依照習慣與山脈走向的分類方式將中央山脈的攀登紀錄也分成六大區段加上橫斷類型。 表九 早期中央山脈北一、北二段山彙攀登表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57.08.03-08.09 南湖大山等 林文安、蔡景璋、李顯榮、李明輝 登山 1959.11.17-11.26 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 謝永和等人 登山 1960.03.18-03.28 中央尖、無明山等 李明輝、邢天正等 登山 1962.02. 畢祿山 謝永和、林文安、蔡景璋等人 登山 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表十 早期中央山脈北三段山彙攀登表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52.12.31-1953.01.04 能高越嶺、奇萊裡山等 謝永和、李明輝、李顯榮等 登山 1954.04.17 合歡東峰等 周進旺、江玉麟 登山 1957.01.01-01.04 合歡東峰等 謝永和、蔡禮樂等人 登山 1958.07.03 能高越嶺、能高主山等 林文安、蔡景璋、李明輝等人 登山 1961.01.01-01.06 能高安東軍縱走 謝永和、林文安、蔡景璋、賴長壽等 登山 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表十一 早期中央山脈南三段山彙攀登表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61.12.30-1962.01.05 關門山 謝永和、邢天正、林文安等人 登山 戰後首登 1963.11.24-12.01 無雙山、東郡大山等山 邢天正等人 登山 1964.07.05-07.20 八通關古道、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丹大山、關門山等 王仁龍、劉源標、張學賢等人 登山 1967.04.24-05.09 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丹大山等 邢天正等人 登山 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表十二 早期中央山脈南二段山彙攀登表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59.11.14-11.21 秀姑巒山、大水窟山等 李明輝、李顯榮、邢天正等 登山 1962.07.10-07.21 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日八通關古道等 韓漪等人 登山 1964.03.25-06.14 南大水窟山、塔關山等 邢天正等人 登山 1965.08.05-08.17 新康山、新仙山、連理山等 邢天正等人 登山 1965.09.24-10.05 向陽、三叉、八通關等 邢天正、丁同山等人 登山 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表十三 早期中央山脈南一段、南南段山彙山彙攀登表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55.12.30-1956.01.07 關山、海諾南山等 林文安、蔡景璋、李明輝 登山 1971.03.20-03.29 關山、鷹子嘴山等 邢天正、林文安、丁同山等人 登山 1955.01.01-01.05 北大武山等 蔡景璋、李明輝、李顯榮等 登山 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表十四 早期中央山脈橫斷路線攀登表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61.12.30-1962.01.07 干卓萬山 謝永和、蔡景璋、林文安、李明輝等人 登山 1963.10.25-11.01 卓社大山 蔡景璋、林文安等人 登山 1967.10.11-11.16 火山、牧山 邢天正等人 登山 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表十五 早期中央山脈奇萊東稜山彙攀登表時間與日期 攀登地點地點 領隊與人員 目的 備註 1962.10.20-10.31 帕托魯山、立霧主山、太魯閣大山 蔡景璋、林樹封等人 登山 1966.09.24-10.04 奇萊北峰、帕托魯山、立霧主山、太魯閣大山 邢天正、丁同山等人 登山 資料來源:李希聖、《臺灣登山史》 第一期有個值得紀念的大活動,那就是中華山協在民國六十年(1971)九月二十七日至十月二十八日所舉辦的「中央山脈大縱走」活動,由林文安計畫,分為藍白兩隊,分別從高雄與台北出發,在十月二十五日在七彩湖畔會師,也為第一個時期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而幾乎同時,林文安選定的「臺灣百岳」,也在《中華山岳》的會刊上發表,並在同年的十二月五日,在羊頭山成立「百岳俱樂部」,鼓勵大家攀爬「百岳」 。(註16) 李希聖稱臺灣登山史第二時期為「發展時期」,時間從民國六十一年到七十年(1972〜1981),此時期值得大家注意由於「百岳俱樂部」的成立,鼓吹持續至今的攀爬「百岳」風氣,由於民國六十年(1971)的中央山脈大縱走,鼓舞了許多社會團體籌辦「縱走」與「會師」的活動,像民國六十五年興大法商登山社的「雪山六路大會師」、民國六十七(1978)年台北市登山會的「中央山脈全程縱走」、民國六十九年(1980)淡江大學登山社「雪山大會師」、民國六十九年(1980)輔大登山社「玉山六路會師」等等。 不過由於登山運動逐漸蓬勃發展,導致「山難事件」也逐漸增多,而當時調查最力也是百岳俱樂部推手的林文安先生,不幸於民國六十四年(1975)五月十八日,探訪中雪山的新路線中,因迷途找路過勞,猝死於中雪山,為岳界之重大損失。其餘,最有名的莫過於先後四次重大的「奇萊山難」,促進了許多山難搜救的單位的組織與教育工作,而此時的海外攀登也處於萌芽階段(註17) 。 最後一個階段也是李希聖所稱的「海內外多元活動時期」,時間從民國七十一年到八十四年(1982〜1995),「海外攀登」與「技術攀登」(混合冰、雪、岩、溪等探勘活動)成為此期最主要的登山型態,當然「長程縱走」與「會師」的活動具有吸引好奇的登山者與突顯社團或個人的能力,因此遲至現在,此類型的登山活動仍方興未艾。 此階段有幾個部分需要大家注意的一是「海外攀登」,臺灣的海外登山隊伍在民國八十二年(1993)二月的「海峽兩岸珠穆朗瑪峰聯合登山隊」中,由吳錦雄最先登上珠峰,兩年後臺灣的另一位女性「江秀貞」與另一位男性隊員「陳國鈞」也登上珠峰,而海外攀登的風氣迄今依然不減。 (註16) 李希聖、《臺灣登山史》,頁86-90。 (註17) 李希聖、《臺灣登山史》,頁102。 此外,大學登山社的中級山探勘,例如:興大法商登山社的「二子山區踏查」、台大的「大濁水北溪勘查」、「丹大山區」等等,還有戴曼程、林古松的中級山踏查,以及楊南郡所主導的幾條古道調查,如:「清八通關古道」、「日合歡越嶺道」、「霞喀羅古道」等 ,及林古松的「關山越嶺古道」調查 。當然,這時期的登山活動已超越傳統的登山型態,登山型態的多元化速度更快。李箸的《臺灣登山史》最後只把臺灣的登山史分為三期,僅到民國八十四年(1995)為止,不過在附錄中,增加了一些新資料,包括:戶外圖書出版等。 四、 臺灣登山史範疇、架構與分期問題「登山」是人類的一種「活動行為」,其活動場域若按林玫君說法:「凡一百公尺以上的山岳或丘陵系統,可資援用為登山、攀岩、健行等活動的非平原地形,統稱的『登山活動』範圍」(註20) ,基本上,此登山活動的範圍界定,雖較為壟統,但似乎又可以包含所有的活動場域。事實上,「登山」一詞本身含有征服的意味,「登山」通常是去攀登不屬於自己文化範圍或生活領域的山,因此高度往往相對較高,攀登自己的家附近的山,多數的人是為生活,即是經濟行為,行為雖是「登山」,實為生活所需。事實上,目前很多人認為的「登山」的本質,並不是征服行動,而是參與生活,類似相關討論與論述,乃是近十餘年來的新論述,並非登山活動一開始的原意。所以目前還是有許多人,朝著攀爬越高、攀登數量越多、技術越難的登山行為發展,還是無法擺脫登山的原意-「征服」。談論到臺灣的登山史時,由於特殊的歷史發展,因此人的登山行為與目的,就顯得非常多樣性,從日治初期不同種類山林調查-森林、植物、動物、昆蟲、水利、地質、氣象、天文、地形、地質、原住民、地圖測繪、道路、鐵道等,由於其調查活動,多需借助「登山」行為,不論其目的為何,都應該納入臺灣的登山史中,對於有貢獻的部分,與予重視與詮釋。「登山史」應該建立在以「人」為主的登山活動上,由於各人登山目不一,有時是主動目的(例:個人研究、山岳探勘【溯溪】、完成百岳、五岳三尖)、有時是被動的(例:早年的「理」蕃、山區地圖測繪、工作所需之道路調查、森林調查、地質等),也要加上後來「登山」運動在政府與社會登山團體的推動下,登山運動早就排除「探險」的成分,因為幾乎所有的高山、中級山與郊山,悉已被踏遍,因此不管哪一種目的也都應該一併列入考慮。所謂的「登山史」建構,開始之初,絕大份是-「外人接觸一個不曾去過山區的活動歷史」,因此絕對排除當地原住民(住民)在該山區活動的歷史,包括:遷徙、山區耕種、婚姻、交易往來、文化生活、打獵等山區活動,事實上不能算是「登山」活動,雖然這些活動需要「登山」行為,但她們始終認為那不是登山,只是很單純的在自己傳統領域內生活而已。當然,原住民可以有傳統的文化生活行為,也可以像現代的登山活動,當他需要帶人登山或當任嚮導或挑夫時,那才是外面所謂的「登山」活動,畢竟對於原住民而言,山上生活就是文化中的一部分,去山上就是去生活。倘若我們檢視一下,在上述的問題意識導引下,我們發現有兩大組人會從事「登山活動」,一組人是山區當地的「居民」(在臺灣的話,我們稱為「原住民」,或是已進入山區定居的非原住民移民),另一組是「外來的人」(目的不一,但非當地人),我們可用前者「山區主體」與後者「山區客體」來詮釋「登山行為」。一般的登山人士,都希望儘量朝具有「山區主體」性質的登山能力與過程思考,企圖學會野外求生技能與原住民一樣擁有絕佳的山林知識,但始終做不到,因為你我終究不屬於那塊土地,除非你也居住該山區。不過,「人」屬於「土地」的觀念,會發展到何種境界,也可能會擴大解釋到比現在所認為的「故鄉」或「原鄉」更大,也是有可能的,但無法臆測到底需要多少時間,當然也牽涉另一個層次-土地認同的問題,這裡不再進一步討論。現在山區交通發展與開發迅速,許多不易抵達的地方,也變的較容易抵達,或許經過好幾個世代以後,可能原住民也不再有山區文化行為,取而代之是「登山活動」,也說不一定。「登山活動」發展著實與十八、十九世紀各國之「帝國主義」擴張有關係,臺灣也曾作為帝國下的殖民地,登山活動被作為「健身」、「休閒」或其他用途,其先決條件是對於該地方的暸解與掌控,倘若山區不安寧、無法控制與掌握、及擁有交通與登山等相關資訊,終究是沒地方可「健身」的,當然更無法安全無虞地推廣「登山活動」。所以,我們認為的「登山」,如果名詞解釋為「登山活動」會比較洽當 ,因此我們嘗試建立「臺灣登山史」的定義與範疇,如下:「登山」其關係是建立在「人」與「山」的互動關係上,其過程是「登高」,一百公尺以上的山岳或丘陵系統為活動區域,不論其動機為何?舉凡是登高行為中,所曾發生的重要登山歷程、山岳人物、協會組織、特殊成就事件,或與實質登山行為中,所需要的裝備、技術、觀念的演進,甚至因登山而發生的山難事件,都算是臺灣登山史一部分。 筆者也試著透過(圖一:臺灣登山史架構草圖),來了解登山史所會關心的議題與範疇及相互間的關係。現在的「登山目的」可以是多元的,可藉由不同的目上山,然而上山前你也大概會是朝著下圖而思考,首先你會決定登山類型,是郊山、中級山、高山等,接著考慮此計畫是利用何種技術登山,然而提出登山計畫,而在擬定計畫中,更藉著資料蒐集、研讀山岳資料後,進行登山活動,在每一次的登山活動中,累積自己的山岳知識,不論是大自然有機(動、植物等)或是無機(地形、地質、水文)等知識。當然也透過相關社團或政府單位所提供的登山教育訓練,提升自己的登山能力,然而政府單位為了提升登山活動的參與度,除了健全登山設施(聯外交通、歨道、山屋、山區資訊)等,也希望健全山區的山難搜救,因此完整的「登山」體系也建立,而這也是臺灣登山史所關心的範疇。 圖一:臺灣登山史架構草圖 五、 結語經過上述討論後,希望對於「臺灣登山史」的範疇、架構與分期,能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筆者也嘗試在前人成果累積下,討論臺灣登山史的分期,若以「登山行為」發展來看,可將臺灣登山史分為三大時代,「清代」、「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時代」。這三個時代分別各擁有幾個分期與小階段。「清代」可稱為「前登山時期」,因為當時所有外人的山區活動,絕不是我們所說的有組織的「登山活動」,最著名的莫過於清代所修築「開山撫番」道路以及相關戰爭下,所需的登山行為,當然也包括通事的上山交易、管理與通譯等,時間可斷於1895年之前。「日治時代」則可分為兩個時期:「武裝探險登山時期」與「近代登山時期」。第一時期可從明治二十八年至大正十五年為止(1895〜1925),第一時期又可分為「武裝探險階段」(1895〜1912)與「武裝登山階段」(1913〜1925),前一階段著重於山林的開闢、探險調查與山岳首登,這其中包括:中央山脈橫斷探險、繪製地圖、隘勇線道路修築、發動大規模原住民討伐戰爭以及各種目的的山區調查等;「武裝登山階段」(1913〜1925)則從大正二年登山會的發起,到大正十五年(1926)「臺灣山岳會」的創立為止,此階段的特色在於多條橫貫臺灣中央山脈的「理蕃道路」,都已修築完成,提供了不論是警察或理蕃人員的使用,亦給想前往登山的人,提供不少幫助。而第二期「近代登山時期」(1926〜1945),則是以臺灣山岳會創立到日治時期結束為止,此期的特色是政府強調具「休閒」性質的登山活動,學校鼓勵登山活動,更多山岳畫作亦在此階段出現。民國三十四年(1945),臺灣登山活動發展進入了「國民政府時代」,亦分為兩個時期:「再探險登山時期」(1946〜1981)與「現代登山時期」(1982〜)。「再探險登山時期」,之所以稱為「再探險」,源於曾由日本人主導的登山活動,二次戰後變成了由台灣人主導的情形,也再度開啟了登山探險的風潮,可再細分為兩階段「新探險階段」(1945〜1971)與「百岳階段」(1972〜1981),前階段代表對於曾是日本人所控管的山區,進行再次探險,而這階段成果,則在民國六十年(1971)的「中央山脈大縱走」活動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也影響下個階段的登山活動;「百岳階段」則興起了大家攀爬百岳的風氣。「現代登山時期」(1982〜)則是從1980年代以來還在進行的狀況,並沒有加以分期或階段,因為尚在進行中,而這個時期的特徵是:登山類型的多元化、國外遠征風氣盛行、小型登山社團風行、登山技術的純熟等。表十六有兩個時期並未加以區分階段,則待較為詳細的討論後,會再與予分階段。 表十六 臺灣登山史分期表時 代 分 期 階 段清代 前登山時期(1895以前) 無日治時代 武裝探險登山時期(1895〜1925) 武裝探險階段 (1895〜1912) 武裝登山階段(1913〜1925) 近代登山時期(1926〜1945) 尚未區分階段國民政府時代 再探險登山時期(1946〜1981) 新探險階段(1945〜1971) 百岳階段(1972〜1981) 現代登山時期(1982〜) 尚未區分階段 鄭安睎整理 文末,礙於篇幅與能力,有關臺灣登山史的內容與討論,實在無法在一篇短文中,加以討論完畢,不過至少本文中能對於「臺灣登山史」的定義、範疇與分期,能提出一些個人的淺見,酌供大家參考,行文若有筆誤,望請見諒,文責自負! 參考書目 1. 吳永華,《台灣登山小史》,臺中:晨星出版社,1997。 2. 李希聖,《臺灣登山史》,臺北,李希聖,2005。 3. 林玫君,〈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3。 4. 長野義虎,〈蕃地視察景況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乙種永久,第十卷,第十二門,撫墾類,手抄本。 5. 移川子之藏等,《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帝國大學,1935。 6. 森丑之助,〈蕃地及蕃人〉(共十篇),《臺灣時報》,東京: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7. 臺灣總督府警務本署、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合編,《臺灣蕃地地形圖》,比例尺1/50,000,明治四十年〜大正五年(1907〜1916),日日新報社正式對外發行。 8. 磯貝靜藏,〈林杞埔撫墾署七月中事務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三十一年,乙種永久,民殖731,第十四卷,嘉義縣,手抄本。 9. 磯貝靜藏,〈林杞埔撫墾署署員濁水溪蕃探險實況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三十一年六月,乙種永久,民殖第1158號,第三十六卷,嘉義縣,手抄本。</P>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