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 談登山精神與現代登山運動
正在加載......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進階搜尋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談登山精神與現代登山運動

談登山精神與現代登山運動

談登山精神與現代登山運動

何中達

cdho@cc.ncu.edu.tw

編按,本文為民國88年到90年,本會承辦體委會一十二梯次高山嚮導研習會,講師何中達教授講稿。

前言:現代登山運動

「登山」這兩字在台灣似乎是一廣義的名詞。從郊區行進道路、石階的萬人健行,到週末當日往返低海拔山徑的郊山健行,到三千公尺高山的隔宿健行,以及需要攀岩、溯溪、雪攀技術的攀登活動都屬於廣泛的登山活動。如此籠統的定義容易使得大眾對登山運動的認識不清,也造成登山運動發展的定位不明。以歐美而言,對於健行(hiking),隔宿健行backpacking),以及登山(mountaineering)、攀登(climbing)有較精確的區分。登山的活動過程中也包括了健行到岩、雪地形之前的階段(approach)與包括攀岩(rock climbing 和冰雪攀爬(snow and ice climbing)的攀登階段,各別有不同的專門知識與技術。

此外,人們對於不同目的的山岳活動如山岳攝影、動植物生態觀察、以及登頂導向的攀登也都通稱為登山。當然,不同的山岳活動各自有值得提倡鼓勵的休閒和教育價值,登山運動本身也應賦予更豐富的內涵。但是不可否認的,多元化的目標也常使得從事登山活動者忽略了登山運動的主流價值與精神。

登山運動的源頭是來自於山岳的探險,來自於先民基於經濟生活上的需求而必須在山岳中旅行或翻越隘口。以登頂為目的的登山運動則是發源於歐洲阿爾卑斯山峰,也奠定了現代登山技術的發展基礎。然而現代登山運動的特色,則是更注重攀登的方式與路線的困難度。

登山運動的特質

由於多數的山峰位在遠離文明之地,甚至如喜馬拉雅群峰必須跋涉多日才能一睹山容,加上大自然詭譎多變的環境帶來天候與地形上的風險,因此登山者除了面對體能、技術上的挑戰外,更需具備獨立自主的野外生活能力。在這無現代文明可仰賴的環境下,很自然地發展出登山運動的基本特質:

(1)毅力堅持:登山者經常地面對著體能的極限,雨雪、寒冷的煎熬,以及困難地形的挑戰。沒有堅強的毅力,大大小小的困難障礙都會讓你猶豫退縮,既使是最美好的夢想與最完善的籌畫,最後也將功虧一簣。

(2)謹慎小心:登山也經常是在堅持目標與戒慎保守之中拿捏取捨。國內外許多艱難登山記錄的締造固然值得推崇,但也絕不能忽略其中隱藏的高度危險性。西方登山界流傳著:「有許多大膽的登山好手,也有許多登山老手,但卻沒有大膽的登山老手。」如果想要享受登山樂趣到老,最好還是把安全列為優先考量。登山者必須經常自問:「那裡可能會出問題?會有什麼危險?怎樣才能將危險減至最低?」風險的評估可利用以下簡單的關係:

風險 =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x 發生事故的後果

謹慎的登山者必須瞭解自己與同伴的能力,瞭解山岳環境潛藏的危險,並且經常保持警覺,持續評估危險所在。

(3)團隊領導:除非是獨攀,人際互動永遠是登山活動中的重要成分。登山者的行為對於同伴可能有正面的激勵或負面的傷害,惡劣的行徑常是造成一些不幸登山事故的因素之。若是登頂而歸,但卻失去了同伴的友誼甚或生命,這樣還算成功嗎?所謂的領導能力應該不再是傳統上領隊的絕對權威與軍事化的管理。而是來自每一個成員的自我領導能力,使登山隊伍有效的完成集體決策進而達到團隊目標。每個人必須瞭解並誠實的面對自己的能力與極限,建立達成目標的強烈動機。每個人要能誠懇而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狀況與意見,共同分擔團隊責任。當發現自己或同伴有危險可能時更須抗拒誘惑而做出撤退決定。

(4)自給自足:在阻絕於文明,無現代科技依賴的環境下,自給自足是登山活動中最基本的特質。登山者必須要充分的瞭解山岳環境,適應山野中的生活。既使攀登最困難的山峰,成功的關鍵仍在於完美熟練的生活與露營技巧。唯有營養、水分充足,保暖的登山者才能長期保持體力,從事安全、成功的攀登。

登山的風格

在過去的時代,由於裝備、技術的落後,登山者既使不擇手段的使用任何的技巧、器材,登頂仍是一項艱鉅的挑戰,登山運動也不需要任何的遊戲規則。但是現代科技的發展,讓人們能藉助非自身的力量以不公平的方法登上地表幾乎任何的山峰。因此登山者發展出一些自律性的遊戲規則,或是所謂的登山風格(style),讓我們能持續的將登山定義為一種挑戰,成功絕不是輕易可得的。一次登山活動的價值,或者是其他登山者眼中的評價,決定於其攀登的路線與方式。就算是最壯麗、困難的山峰,若是藉助直昇機登上,可說是毫無登山上的價值。如果登山者使用有限的資源或器具,或者說是更有風格的方式,這樣的登頂將被賦予更高的成就。

登山風格可說是將個人的特質反映在山岳的環境,因此有無窮盡的變化與多元化的方向。有些登山者追求技術上的困難度,有些著重攀爬的速度,有些突破危險的威脅,有些執著於山峰的首登。國際登山界常對不同的攀登風格予以評價,藉以讓登山界永遠存在更崇高的理想,永遠在追求進步。偉大的成就常賦予那些嘗試以最純淨的方式,使用最少助力的困難路線攀登。附錄中節錄了近30年來喜馬拉雅登山運動的發展,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現代登山家不斷地開發新路線,更不斷地建立新的風格,特別是阿爾卑斯式攀登最為代表性。國內的登山發展整體而言雖較遲緩,但也顯示出菁英的登山者不斷的重新定義遊戲規則,不斷的挑戰更困難的目標。從中央山脈大縱走與會師登山,到高山的岩攀、冰攀與溯溪路線的開發等,都充分表現了現代登山者的精神。

登山風格是因人而異的,登山活動的成功與否也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定義,真正重要的是登山者與山岳環境、與同伴、以及與自己內心的關係。每個人從事登山活動都有不同的理由與回饋,例如有些人享受的是山岳景致或是山友情誼。如果由於某些登山者的高標準讓你心存競爭,過度要求攀登表現,如此不僅無法享受登山的樂趣,也常會造成錯誤危險的判斷與決定。

登山的道德

當登山活動影響到其他登山者或是自然環境時,這就涉及登山道德的問題了。山岳環境一直是登山者的樂園,然而曾幾何時登山者卻被視為山野的威脅,堆積的垃圾、植被的破壞、以及對岩壁的永久性傷害等,使得後代的登山者不再能享受同樣的美好環境。登山隊伍應尊重其他隊伍享受山林的權利,避免干擾安寧,共享營地等資源。登山隊伍也應具有維護自身安全,避免發生危險意外的能力,以免動用龐大搜救資源。

參考文獻:

Phil Powers, 1993, NOLS Wilderness Mountaineering.

Graydon and Hanson, 1997, Mountaineering, the Freedom of the Hills, 6th ed.

Frison-Roche, 1996, A History of Mountain Climbing.


附錄:登山運動的發展

台灣登山運動的發展

高山首登

五嶽三尖百岳

縱走與大縱走

會師

中級山

雪期攀登

新路線開發

岩攀與溯溪

喜馬拉雅登山運動的發展

◎背景

· 1964年大陸完成最後一座八千米巨峰的首登。

· 1970年尼泊爾開放(Himalaya )遠征登山。

· 1974年巴基斯坦開放喀拉崑崙(Karakoram)遠征登山。

· 1979年西藏開放遠征登山(西藏側的珠峰是二戰前的主要活動地點)

1. 八千米巨峰的新路線

(1) 14座八千征服後,朝向陡三、四千米的峭壁與稜線挑戰(與阿爾卑斯登山類似的發展)

(2) 1970年英國Chris BoningtonAnnapurna南壁,之後幾乎年年有八千米級的新路線。

(3) 同年Messner兄弟GuntherReinhold登上Nanga ParbatRupal Face,且被迫由尚無路線的Diamir Face下攀,Gunther在途中喪生。

(4) 1975Bonington隊之Doug ScottDougal HastonEverest西南壁登頂

(5) 同年Cassin隊包括Messner嘗試喜馬拉雅最壯觀的Lhotse南壁未成,Messner稱之為公元2000年的峭壁。直到1989年才由Tomo Cesen`獨攀成功,但仍有爭議性。

(6) 1995年日本大學隊克服Everest最困難的東北,使用千米以上的固定繩。

(7) 新路線不斷開發,目前許多面峭壁都有45條路線,連八千米中最困難的K2也有約10條路線。

2. 遠征式到阿爾卑斯式攀登

(1) 早期均為大型遠征隊:軍事化行動,依序建立高地營,大量高地挑夫,並使用氧氣瓶。此為面對長路線、高海拔、與外界隔絕下的自然產物。

(2) 大型遠征的主要缺點一為高成本不易負擔;一為行動缺乏彈性,而最佳攀登條件(如天候、體能)必須行動迅速方能掌握。

(3) 阿爾卑斯式攀登是指從基地營出發,將所有必需品裝入背包進行攀登。無支援隊、無預設營地、無固定繩、無氧氣瓶,一切自給自足。

(4) 1975MessnerHarbeler以阿爾卑斯式登上Hidden Peak新路線(同時為人類第二次登頂),突破只有大型遠征才能登上八千之觀念。Messner形容如連登兩個Matterhorn北壁

(5) 雖然許多困難新路線仍未拋棄傳統遠征型態,使用固定繩。但也有些大膽的新路線阿爾卑斯式:

1981年南斯拉夫隊5人連續露宿15夜攀上Dhaulagiri四千米之南 壁。

1984年西班牙隊2人花了9天登上Annapurna南壁新路線。

1985年波蘭與奧地利2人露宿10夜後登上Gasherbrum IV2500困難峭壁。

由於攀登型式之不同,因此不能直接以海拔高度、路線高度或技術難度來比較難易。登山者常定出新的遊戲規則以增加比賽之挑戰性。

3. 無氧攀登

(1) 採用阿爾卑斯式攀登自然必須放棄沉重的氧氣瓶,但能否登上更高的八千如MakaluKangchenjungaLhotseK2、甚至Everest,連生理學家都存疑。

(2) 1978MessnerHarbeler從尼泊爾側以傳統遠征方式但無氧登上Everest。直到現在雖由約七百人登上Everest,但仍僅有50餘人為無氧。

4. 獨攀

(1) 獨攀不只是無同伴,而是自基地營起無任何外力協助登上峰頂。因此如利用路線上前人留下之固定繩,其他隊登山者同時攀登,沿路有營帳補給,均難認定為獨攀

(2) 1978Messner在其兄弟死後八年,選擇Nanga ParbatDiamir Face完成第一次的獨攀

(3) 1980Messner獨攀Everest成功。由於尼泊爾側的冰瀑區不適合獨攀,他從西藏的北側,同時選擇季風期的八月,只有他一人在山區。

5. 快速攀登

(1) 獨攀勢必要快速,在高海拔暴露的時間越短也越安全。快速攀登的先決條件是技術、體能、裝備全面性的精良,不攜帶繩索,只有露宿裝備和少許的食物。

(2) 此方式不適合技術困難的路線,因特殊器材增加重量,也因固定點與確保花費時間。這也是輕量化攀登未能取代大型遠征的原因。

(3) 1984Wielicki17小時登上Broad Peak是首次的單日登頂,但非純獨攀

(4) 1988Batard24小時內登上Everest

6. 冬攀

(1) 冬攀的歷史主要由波蘭隊在興都庫什山磨練技術寫下的:

1980年尼泊爾側傳統路線上Everest

1985Cho Oyu西南壁三千米新路線。

(2) 1993年日本隊完成Everest西南壁冬攀(該路線第三次登頂),是喜馬拉雅目前最困難的冬攀路線

(3) 冬攀風氣也傳至南極圈內的Patagonia山區如Fitz RoyCerro Torre等,阿拉斯加的McKinley也在1988首次冬攀成功(於冬攀包括1984日本植村直己1989山田森)

7. 七千米山峰的首登

(1) 1992年日本登上近年來最高的處女峰,巴瓦山Namche Barwa (7782)

(2) 約有400餘座七千米山峰,其中三分之一為處女峰,有些不困難只是偏遠。印巴邊界與不丹的一些七千山峰不開放。

8. 高難度的大峭壁路線

(1) 一些登山者追求純粹技術上的難度,不以高度為目標。

(2) 多為花崗岩的自由攀登(有些達5.12+)、人工攀登以及冰攀

(3) Nanda DeviChangabang (6782)KarakoramOgre (7285)Nameless Tower (6239)Trango Tower (6286),以及PatagoniaCerro TorreFitz RoyPaine等。

9. 八千米峰大縱走

(1) 1984Messner同伴4天縱走兩座八千,Hidden PeakGasherbrum II。同年Kukuczka與隊友縱走Broad Peak第三峰,主峰(8047),中央峰(8016),北峰(7550)。均以阿爾卑斯式完成。

(2) 1989年日本與印度在蘇聯協助下完成Kingchenjunga四峰雙向縱走。

(3) 重要目標尚有Lhotse - Lhotse Shar,包括最高處女峰Lhotse中央峰,以及Nuptse - Lhotse - Everest

10. 女性攀登

(1) 1974年日本女性登上Manaslu為女性首次登上八千米高峰。

(2) 1975年日本田部井淳子由尼泊爾側登上聖母峰,藏族女性多於一週後由西藏北坡登頂聖母峰。

(3) 波蘭女性Rutkiewicz1992年死於Kangchenjunga前,已登上八座八千包括EverestK2以及首登Gasherbrum III (7952)

(4) 1992年法國女性獨登K21993年瑞士女性冬攀Cho Oyu1995年英國Hargreaves無氧登上聖母峰隨後不久死於K2

11. 七大洲最高峰

七大洲最高峰雖具象徵性意義,但對於登山界而言,只有Everest較困難,其他只是時間與金錢的問題。

12. 八千米14座巨峰

(1) Messner1986年完成。

(2) 波蘭Kukuczka1987年完成,包括9條新路線、4條冬攀1條獨攀5條阿爾卑斯式,但於1989死於Lhotse南壁

(3) Chamoux1995年死於最後一座Kangchenjunga幾米前,瑞士Loretan同年完成,之後為墨西哥的Carsolio

13. 國際間的競賽

(1) 八千米首登路線的統計:波蘭23、日本15、奧地利13、南斯拉夫9、義大利8、英國8、法國7

(2) 1989年止,261座七千以上山峰之首登中:日本77、奧地利39、英國32、德國23、義大利15、波蘭12、法國12

(3) 目前潮流已由國家遠征隊走向國際隊。

14. 致命的吸引力

(1) K21995年止,122人登頂,但其中45人未能安返。

(2) 1990年曾有統計,在38個已死去的聖母峰登頂者中,21人死於該峰7人死於其他八千,8人死於其他山峰,只有2人死於床上。

(3) 八千米山峰包括聖母峰的高死亡率,說明了在此極限的條件下,即使最輕微的事故也可能致命。一些缺乏經驗的登山者以付費方式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上世界最高峰,但在接近峰頂時由於體能急速惡化,判斷力受損,幾乎不可能救援。1996聖母峰的慘劇足以為證。

15. 環保問題的解決

(1) 污染不只在基地營而遍及高海拔。

(2) 聖母峰南八千米處成為世界最高的垃圾場,有2000個氧氣瓶。

(3) 1984年以來,一些隊伍嘗試清除Everest垃圾,但效果彰。



gotop